02/17 財政積極主義或捲土重來

2023-02-17

隨着各國政府試圖緩和高通脹所帶來的影響,稅收和公共開支方面的政策再度回歸,預料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間的平衡將現改變。屆時,後環球金融危機的超寬鬆幣策將完結,意味低利率及緊縮財政政策將成過去,取而代之是緊縮幣策和寬鬆財政政策這個新組合的年代,預料積極財政政策只會是未來數年間政策和市場行為體制轉變的一部分。到底有哪些因素令「財政積極主義」捲土重來?背後又有哪些潛在經濟影響?

雖然市場預期各國央行可戰勝短期內的通脹,但若以更長遠角度來看,貨幣政策仍需集中火力控制通脹。這或會使經濟增長的任務落在財政政策之上,又或者出現缺乏經濟增長對策的情況。


 

須提防通脹加劇潛在風險

在經歷超過10年後,貨幣政策仍未見對促進經濟增長有太大成效,加上新冠疫情以及「大政府」主義復興影響,財政政策在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已變得更加重要。

鑑於上述因素,未來將出現財政政策變得更為積極的新體制,而其與貨幣政策間的平衡亦將出現改變。環球金融危機過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時期將會成為過去,意味着低利率及緊縮財政政策將會被結合緊縮貨幣政策和寬鬆財政政策的年代所取締。

然而,要拓展「財政積極主義」並非易事,而且有可能令各國央行與市場產生嚴重矛盾,形成當局者「邊煞車邊踩油門」為經濟掌舵的局面。政客們將需要提防通脹加劇和借貸成本上漲的風險。

各地政府將需要維持財政信譽,因為以更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干預,意味着市場質詢迴旋的餘地(即財政空間)將會有所增加。

透過增加醫療和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等公共開支,提升長遠生產力和改善經濟供應端狀況,將是為「財政積極主義」爭取支持的重要理據。若不能說服投資者,各地政府要增加開支或減少稅收都將舉步維艱。



經濟政策將變得更政治化

由於財政政策難免涉及更多公共開支和稅收方面的決策,經濟政策將變得更加政治化,當中有贏家,也有輸家。在這個新體制中,預期經濟活動的組合將會出現變化,因為公共開支增加的領域變相將使其他經濟活動受到打擊,尤其是較易受利率影響的行業。若非如此,便只能以激進的方式反擊,其中一個方式是提升各國央行的通脹目標,而另一個方式是完全取消央行的獨立性,並改為透過監管制度壓抑債券孳息率。

經常帳持大量對外資產的經濟體系,仍將因為對國際投資者的依賴而有可能面臨資金外流威脅。當所有經濟體系均無一幸免地透過量化寬鬆政策參與金融抑制時,投資者要接受孳息率受管制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在環球利率上漲和流動性緊縮的新體制下,個別國家要獨立地推行金融抑制政策將變得更為困難。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與我們聯絡

香港查詢熱線:

(852) 2838 3959

全國貴金屬免費專線:

400 120 1228

 

港金息率
港金息率低息160元


貴金屬走勢熱線
400 12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