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走势查询热线

中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 (USDCNH) 今 (5) 日盘中一度升破 7.2 人民币大关,创去年 11 月以来新高,两个交易日内大涨近 900 点,此波强势升值不仅折射出全球资本流动的深刻变化,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韧性与国际政经博弈的重要窗口。
综合《券商中国》、《每日经济新闻》等陆媒报导,人民币走强始于中国「五一」长假之前,离岸人民币上周五 (2 日) 单日暴涨近 1%,随后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 900 点,成功收复 4 月美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后的失土。
相反地,美元指数 (DXY) 持续疲软,今日早盘快速跌破 100 大关,最低下探至 99.6258。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这波升势是联准会 (Fed) 升息周期接近尾声的预期升温、中美经贸释放积极信号、中国消费复苏强劲以及全球避险资金涌入人民币资产。
美国总统川普对 Fed 主席鲍尔的公开施压持续成为市场焦点。川普上周五接受《NBC》专访时虽未直接要求鲍尔降息,但明确表示不会在 2026 年任期结束前开除鲍尔,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信号。
此外,美国 4 月新增就业数据超过预期,但经济衰退担忧未消,美元指数遭遇抛售压力。
东吴证券指出,自 3 月以来美元指数已出现两轮与实质利率背离的贬值,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剧了市场对美元信用体系的疑虑,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避险属性。
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为人民币注入强心针,中国商务部周日 (4 日) 证实美国多次主动释放谈判意愿,中方正在评估相关进展。尽管具体细节尚未披露,但市场预期关税僵局可能出现松动。这种预期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五一假期期间,港股恒生指数反弹 1.74%,A50 期指两日涨幅超 1.5%,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持续缩小,显示跨国资本流动趋于平衡。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也成为汇率支撑的核心动能。今年五一出行资料刷新历史纪录,全国铁路单日发送旅客突破 2300 万人次,旅游收入年增 25%,缓解市场对经济复苏力道的担忧。
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稳健成长讯号,尤其是 6 月底前可能实施的增量政策工具,增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信心。
数据显示,4 月 1 日至 18 日外资净买超人民币债券规模达 332 亿美元,创 2020 年疫情初期以来的单月新高。
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资金加速转移到人民币资产。根据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人民币债券正重现 2020 年的「避风港」效应,其低波动、高确定性特征吸引避险基金调整持股。
东吴证券指出,在美元资产遭遇股债汇「三杀」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的避险属性得到强化,证券投资顺差连续三个月扩大。
面对汇率波动,中国央行也展现出「双向波动 + 底线管理」的调控思路。华金证券提醒,尽管短期升值压力犹存,但中美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Fed 政策反复等因素恐加剧汇率震荡。
不过,中国央行将「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准上的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这为市场提供了政策定心丸。
专家分析指出,随着 6 月底稳定成长政策密集落地,加上 Fed 升息周期收尾,人民币汇率可望在 6.9-7.2 区间构筑新的平衡。